观音堂 雅安东界乡村的古建遗存     DATE: 2024-10-05 15:15:23

 

  一处古老的观音古建建筑,记录着一段繁华的堂雅历史。

  散落乡村的安东遗存,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界乡秩事。

  逐步崛起的遗存偏远山村,从历史中走来,观音古建迈向新的堂雅发展之路。

  今年7月,安东名山县马岭镇康乐村的界乡观音堂,被列入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遗存古建筑行列中。

  深秋时节,观音古建朱淋祥从马岭镇街上回到老家康乐村,堂雅再次走到屋后的安东观音堂。

  站在古老的界乡建筑面前,看着地上残存的遗存遗迹,朱淋祥有些兴奋。作为康乐村党支部书记,朱淋祥仿佛看到了村里发展的曙光。

  神奇“霸下”

  远近闻名

  雅安之东,总岗山尾端,与丹棱县、蒲江县交界处的名山县马岭镇康乐村。

  十多户村民的古旧房屋分列于公路两旁,一条小溪沿着村民聚居点蜿蜒而过,置身其中,让人仿佛到了某个古镇。

  一座古老的建筑,安静地伫立在众多民居中。

  “这就是观音堂大殿。”朱淋祥说。

  观音堂大殿,为重檐歇山式抬梁结构。双重屋檐下,是最具明清建筑风格代表的斗拱结构。前檐、山墙施柱头铺作、转角铺作斗拱八朵。这种斗拱采用交错法,栌斗对角密排,斗上交叉十字拱横列左右,自然连接。

  “这是明代建筑。”名山县马岭镇文化中心主任汪中伟多次来到康乐村了解文物,对该村的观音堂有着细致的研究。

  大殿台阶下,散落着众多石块,其中两块“形似龟”的石头特别引人注目。

  一块上部残缺的石碑被一只“形似龟”驮着,另一只“形似龟”却只有半截身体。

  “石碑下的动物,在中国古代叫作赑屃(bìxì),又名霸下,是龙之九子之一。”汪中伟摸着石碑下的动物说,“它的形状像龟,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,,是个任劳任怨的大力士。人们在庙院祠堂里,处处可以见到它,据说触摸它能给人带来福气。 ”

  “霸下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表现,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沉积的结果,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,在经意或不经意间创作出来的文明结晶。一般情况下,“霸下”应该是分列于庙院两边的,显然,这里曾出现过两只“霸下”。

  仿佛是故意为之,两只“霸下”的头部紧挨在一起,仿佛在说着悄悄话。

  实际上,作为雅安偏远山村里的古老遗存,这两只“霸下”吸引了众多外来游客。

  “很多人慕名前来参观研究。”村里的老人说。

  明朝建筑

  重现辉煌

  观音堂大殿周围,有着众多石雕遗迹,证明古建筑的历史久远。

  在一块“重开观音禅寺记”的石碑上,写着观音堂的修建时间为“大明正统六年岁在辛酉冬”。

  据碑文记载,大明正统六年(1441年),眉山某寺庙主持来到康乐村,组织人力物力重建观音堂。

  在观音堂右侧的荒草中,堆放着众多石块,上面刻着精美的人物花鸟。

  “原来的观音堂很大,它坐北向南,从后面的高山下一直延伸,分为正殿、侧殿等。”汪中伟说,“这里曾是丹棱县、蒲江县等地人们集会的中心。”

  在“霸下”石碑上,有“云南布政使司李大亨”等字样,说明当时就有人慕名前来参观题字。

  观音堂大殿左侧,是村民宿炳清家的房屋。今年57岁的宿炳清是40多年前搬家到这里的。

  红色的木柱和石墙,支撑着整个瓦房。厚实的石板是古建筑的基础,也成为了宿炳清家院坝的一部分。

  “这里曾作为课堂使用过。”宿炳清说。

  “小时候,我曾在里面上学。”今年74岁的张志耀也证实了宿炳清的说法。

  实际上,早在几百年前,这里就是当地一个重要的教育场所。

  在“霸下”所驮的残缺石碑上,有“国子监生彭XX书额”。国子监,是中国古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。

  根据碑文,这里来了一名“国子监生”开课堂讲学。

  这个课堂,在偏远的山村里延续了几百年。

  “前面是原来的学校。”张志耀带着一行人走到观音堂对面的房屋内。

 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观音堂的一部分建筑成了康乐村村小的教室。今年30多岁的朱淋祥曾在这里上学。

  “小时候,我就发现我们学校的柱头上有很多字。”朱淋祥说,“老人们说,那是原来观音堂老建筑的石柱。”

  本世纪初,康乐村村小废弃。去年,康乐村村委会办公用房在村小原址拔地而起。

  而那些有字的石柱则成为了村委会建筑的石柱。

  在岁月的洗礼中,观音堂仅存的建筑和遗迹,显得更加珍贵。

  边界小村

  迎来机遇

  残存的石碑、雕刻精美的石板,无不诉说着这里的古老。

  “在外面的桥边还有石条。”汪中伟带着一行人走出村委会所在地,来到小河边。

  石条与村委会内的石柱一样,都属于观音堂的遗迹。

  三个石墩上,镶嵌着十余块石条,成为横跨小河的一座石桥。10米宽的河面上,鸭子在桥下戏水。

  “这条路是通往丹棱、蒲江等地的必经之路。唐宋时期,这里是最重要的盐茶古道。”汪中伟说,“原来这里是有旅店的。”

  当年,商人们带着食盐等货物,经过这座石桥,在观音堂歇息,然后进入名山县境内换取茶叶。

  在整个线路中,他们要经过马岭镇境内的天目寺、大石梯、看灯山等地。天目寺是老峨山下的一座古寺,曾为朝廷制作贡茶。商人从天目寺获得茶叶后,要经过明代贡茶的官道——大石梯,随后经过看灯山看灯寺。

  大石梯、看灯山摩崖石刻,与观音堂一样,在今年7月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看灯山就在康乐村境内,距离观音堂一两公里。

 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,朱淋祥一直想着如何发展自己的家乡。

  10多年前,因为这里地处偏远,朱淋祥走出了康乐村,在马岭镇街上创业。当时如果想回家,需要开车通过蒲江境内绕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。

  去年年底,名山县通往丹棱县的公路建成通车,康乐村的通村公路也建成。康乐村也成为名山县到丹棱县的必经之地。

  作为雅安东界的偏远山村,朱淋祥和村民们开始重新审视这块土地。

  面对良好的交通优势,以及马岭镇境内天目寺、大石梯、看灯山摩崖石刻等文化遗存,朱淋祥在想着调整本村产业结构的同时,也想着借助历史遗存,打造雅安东界的山水文化小村庄。

  记者 黄伟